鸣沙山月牙泉
苏联另一位学者在考察了中国的中卫沙坡头和达拉特旗的响沙湾后发现,两地沙子的质地均属细沙类,而且石英质地的沙粒占其中的52%~62%,于是他认为,由于石英晶体具有特殊的压电性质,使鸣沙中的这些石英沙粒对压力非常敏感。一旦受到挤压就会带电,在电的作用下它又会反复伸缩振动。振动得越厉害,产生的电压越高;电压越高,振动越厉害,于是“歌声”就越来越响。
不过石英沙的分布是很广的,响沙却没有那么普遍,而且一般鸣沙换个地方就会变“哑巴”,所以更多的人还是认为鸣沙的形成与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
1979年,我国的马玉明撰文《响沙》,提出新见解:响沙的“共鸣箱”不在地下,而是在地面上的空气里。他认为响沙的发生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沙丘高大且陡;二是背风向阳,背风坡沙面呈月牙形;三是沙丘底下有水渗出,形成泉和潭,或有大的干河槽。而且提出,由于空气温度、湿度和风的速度经常在变化,不断影响着沙粒响声的频率和“共鸣箱”的结构,再加上策动力和沙子固有频率的变化,响沙的响声也经常变化。有时下雨天去看响沙,发现响沙不响,正是由于温度和湿度的改变破坏了响沙“共鸣箱”结构的缘故。像宁夏中卫沙坡头的响沙,就是由于周围造林绿化等原因破坏了共鸣的条件,响沙已有十几年不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