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和行为经济学试图将人性和人的认知能力限制纳入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范畴,但是主流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为此发生改变很少,或者他们认为自己的责任是给出理想状态下的规律,至于投资实践中面临的此类问题应该由投资者自己结合主流投资理论的框架和心理学的框架进行理解和运用。过去几十年,金融学以及包含其中的投资学都建立在两个假定之上,格雷厄姆的理论基本也是如此,这也是早年巴菲特存在较大失误的原因之一:
人的判断决策是理性的,会追求全局和长期的最优;
人的预期是准确合理的,不会存在偏差。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人通常追求局部和眼前的最优,同时对于未来的看法都是直线的,往往根据现在推断未来,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在此前提下定量分析被建立起来,正是由于精确计算的出现,使得投资者更增加了“能力幻觉”,在潜意识里总是认为数字意味着准确和科学,能够带来更好的收益。但是这恰恰是滋生“能力幻觉”沃土。这些正统的投资学说,从格雷厄姆时代发展到现在,创造出了越来越复杂的估值定价理论,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利用这些工具对证券甚至所有资产进行价值评估,并分析其中具有的风险收益特征。复杂的公式和严密的推理让投资者陷入了“完备认识”的幻觉,无论是成熟后的巴菲特,还是接触卡尔·波普后的索罗斯都不会为这套东西所动。格雷厄姆是估值理论的奠基人,从格雷厄姆出发,一些人继续格雷厄姆定量化分析路径,形成了当代占据投资理论主流的估值投资学,而巴菲特由于接触费雪和查理.芒格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他深刻认识到格雷厄姆哲学中蕴涵的“能力幻觉”, 并借用定性分析和实地调查摆脱了这一陷阱,林奇也是如此。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实践派和以金融学为代表的定价估值理论派形成决裂。现代经济学也面临类似的情况,以马克思主义和奥地利学派为主的生产流程分析经济学与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为主的数据截面分析经济学形成决裂。无论是巴菲特和林奇,还是马克思学派和奥地利学派都非常注重真实生产的过程,因为两者对于企业和经济周期都能很好地把握,这点已经为近百年的历史所证明,而定价模型金融学和凯恩斯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都沉迷于截面数据的分析,忽略了生产经营的流程和环节,将经济过程摊平为一些数据,将消费,生产和资本支出作为一个水平面上的东西研究。巴菲特接受了芒格关于心理学的知识,同时也认识到了企业经营的动态过程,扬弃了格雷厄姆的静态研究法,将投资由水平截面转移到了流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