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分散宰相的权力。宋初中央政权机构主要由管理政事的中书省(中书)、管理军事的枢密院和管理财政的三司构成。中书省也就是政事堂,是宰相及参知政事的议事办公机构,为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行政机关。中书最高长官是宰相,官衔是同平章事,意为共同议政。同时设置参知政事为其副职,意为与宰相同议政事。事实上,参知政事一方面可协助宰相处理政务,又可借机防止宰相专权,一举两得。为最高军事机构是枢密院,最高长官是枢密使,并设有副使,以免枢密使独揽大权。中书和枢密院两个军政机关,号称“二府”(中书又称政府、东府,枢密院又称枢府、西府)。三司总理全国财政,下设盐铁、户部、度支三部,为仅次于中书和枢密院的重要中央行政机构。三司的最高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这三大职能部门各自独立,互相牵制。其中,枢密使与宰相的地位相当,号称执政,与宰相不在一起奏事,而是分头向皇帝奏报,“兼听则明”。皇帝从而可以从不同的奏事中多了解一些情况,有利于正确决策。正如王明清在《挥塵后录》中所言:“(枢密)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所言两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贰,祖宗也赖此以闻异同,用分宰相之权。”三司使的地位仅次于执政,实际上与宰相、枢密使分掌了全国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为了防止权力集中,宋太祖扩大了台谏言事官的权力,充当自己的耳目。台谏官大多由学术才行
相关影视:异种2在线高清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