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电影在文本层面上完全是对阶级史观的忠实再现:生产关系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拿破仑带来了平民革命的幽魂,阶级间的隔阂与缺乏互信终究发展成了仇恨,在曼彻斯特的广场上一触即发. 在影像层面上相对应的,是一个“填满缝隙”的过程,即用考究的摄影调度、慷慨激昂的演讲姿态和省略转场,直接并置时空的蒙太奇将一个无甚新意的架子填充成连续的影像. 所以无论迈克李的视听手段再怎么炉火纯青,他的电影都仍然存有某种经典的,“前现代”的气质. 一切都自足地在摄影机的注视下运转,但并不存在罗兰巴特所谓的那种“刺点”来穿透影像,从而与外在产生呼应. 从这个角度来讲,《诗》永远是一部温和的历史电影,而迈克李也永只能是一个温和的左派:彼时统治阶级的失职永远可以被归因为乔治王子的跋扈、上议院官员的傲慢和地方官的凶恶,而不是相反. #资料馆#看时疲惫后劲大,太年轻刷体会浅的片子,有点《诗》还想到《诗》;在亲属、恋人、暧昧对象、朋友中的周旋苦手,一边怀念少时光辉,那是崭新的自己一切尚未展开,一边困于眼下生活,明明有一把好牌怎么打成这样?我是有情有义的人啊,到头来竟一无所有?点睛台词:“你靠着怜悯就能让别人得救?”“移民和结婚都不是万灵药,只是短暂的希望,让你以为一切可以重新开始的. ”对城市空间的展现值得称道,还有那些烟不停不得睡的夜晚,怅惘愁绪尽在不言中. 印象深镜头:舞厅短暂停电,蔡琴在黑暗构筑的自我安全地带埋头抹泪;百事可乐玩具在桌上动停,对面是不二家糖果铁皮盒,美日台关系的商品式隐喻,对应片中两边都无法搭上,那是时代的弃子注定无处可逃的结局. (以及找成家对象可以没本事,家庭责任感匮乏的人早掰早好!).